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種孔徑大小不同的濾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將水中的雜質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較重要者為以活性炭進行吸附,阻隔方法則是將水通過濾材,讓體積較大的雜質無法通過,進而獲得較為干凈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讓比重較小的雜質浮于水面撈出,或是比重較大的雜質沉淀于下,進而取得。
化學方法則是利用各種化學藥品將水中雜質轉化為對人體傷害較小的物質,或是將雜質集中,歷史*久的化學處理方法應該可以算是用明礬加入水中,水中雜質集合后,體積變大,便可用過濾法,將雜質去除。
水處理包括:污水處理和飲用水處理兩種,有些地方還把污水處理再分為兩種,即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兩種。經常用到的水處理藥劑有: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鋁鐵、堿式氯化鋁,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及各種濾料等。
1、經濟效率
一般粉狀活性炭與粒狀活性炭都可以用于污水處理和飲用水處理,短期使用時,粒狀活性炭幾乎在所有的方面都優于粉狀活性炭。粉狀活性炭添加量為20ppm時,使用150天以內比較經濟,使用600天以上則使用粒狀活性炭較經濟,添加量為5ppm。粉狀活性炭用量3-15(ppm)與兩種炭費用平衡的使用期D(天)之間的關系方程式為m=3000/D。粉狀活性炭添加量若為m’ppm,則使用3000/m‘天以內時較經濟,使用3000/m’天以上時則粒狀活性炭較經濟。
2、水處理中的優勢
在水處理中,粉狀活性炭和顆粒活性炭各自表現著重要作用。粉狀活性炭已被廣泛運用于去掉水中的色、嗅、味和微量有機物。投加量通常2—15mg/L,粉狀活性炭吸附循環時刻較短、投加方法較為簡捷、費用較低、可根據水體污染狀況隨時更換碳種等長處,使國內外在水處理中的運用不斷擴大。國外運用粉末活性炭去掉水中有機物、除色、除嗅味物質己取得成功的經歷與較好的去掉作用,并且粉狀活性炭設備投資小、報價低廉,吸附速度快,對短期及突發性水質污染事故適應能力強。
而顆粒活性炭用于飲用水深度處理,通常與砂濾池配合同時運用,在自來水廠中運用廣泛。用于溶劑回收、有機氣體吸附、催化劑載體等方面;粉狀炭的運用相對狹隘通常用于脫色、提純、催化劑載體領域。
粒狀活性炭
活性炭顆粒的大小對吸附能力也有影響。咱們都知道活性炭顆粒越小,比表面積就越大。粉狀活性炭的總面積*大,吸附性能*好,但粉狀活性炭很容易隨水流走,難以操控,很少選用。而顆粒狀活性炭因顆粒成形不易活動,水中有機物等雜質在活性炭過濾層中也不易堵塞,其吸附性能強,使用壽命長,且更換較方便。
要是水處理凈化過濾的話就選顆粒活性炭,要是水處理凈化脫色的話當然是粉狀活性炭占優勢了。使用活性炭是粉末狀的好還是顆粒這要看你用在什么場合。做成不同的形狀也是為了方便使用,但從吸附性能來說,粉末狀的優于顆粒狀的,因為做成顆粒狀要加進一些其它成份,多多少少會影響吸附性能。顆粒狀活性炭適應于溶液粘度較大的,但因單位質量下面積較小,用量要大;而粉末狀活性炭單位質量下表面積較大,用量少,適應于粘度較小的溶液。除了考慮溶液粘度以外,當溶液進行大處理時要使用粉末狀活性炭,用量少,效果好。而作為一般性的吸附有機雜質,要使用顆粒狀活性炭,過濾方便。
上一條:活性炭使用運輸儲存注意事項
下一條:活性炭可直接用于醫療方面嗎?